員工陣地
這里是我生活的地方,平平淡淡;這里是我工作的地方,激情四溢;這里是我歡喜的地方,溫馨美好。
——題記
今日凌晨,還是和往常一樣,在鬧鐘“滴、滴、滴”的攪擾下醒來。起身走到窗邊,推開窗,熟悉的晨曦、熟悉的汽笛、熟悉的景繪成了一幅三維的世界,在這個世界里,我的每一天從每個早晨開始記錄。
洗漱完畢,下樓去3318吃了份蒸餃,這是項目部一位職工家屬自己開的小店,頗具特色,房店一體,地方不大,但五臟俱全。有次在他家早餐時,閑聊得知他家已是第三代八局人,我頗為好奇,但也沒有繼續(xù)追問,可能是性格使然,就這樣,我將這份好奇裝進了心里。
一般早上我都是步行去往碼頭,約半小時路程。行走在小道中央,右手邊是一排排整齊劃一的住宿樓和辦公樓,安然、靜謐,左手邊是一座宏偉的混合料倉及眾多機器設備,壯觀、喧鬧。一半是靜,一半是鬧,就像是一幅陰陽圖,調(diào)和的恰到好處。我常常為了少走幾步路,就會沿著F09皮帶的維護通道去往碼頭平臺,通道很高,鋼架的表面上鋪了一層鐵皮網(wǎng),雖然走在上面并不搖晃,但心里總會不自覺的萌生出搖搖欲墜的感覺,剛開始還挺擔心的,但走的次數(shù)多了也就慢慢適應了。
登上平臺,碼頭早已“熱鬧”了起來。不對,好像這種“熱鬧”24小時就沒斷過。一位熟悉的水手騎著小電驢從我身邊經(jīng)過,我們互相點了個頭,算是打了招呼??粗麄兠β档纳碛?,不覺的就想到了一首老歌《水手》,“他們說,風雨中,這點痛算什么,擦干淚,不要怕,至少我們還有夢”。是啊,為了心中的夢,這點痛又算什么呢。
在轉運樓前,總能看見兩個寬厚的背影,那是我們的“老書記”張新榮和我的師傅陳文高,古銅色的膚色,不知是和江風打了多久的交道造就的,些許佝僂的體態(tài),因該是幾十年的勞累所致吧。他們兩位都是從建設期開始,就在為長九事業(yè)貢獻自己的“老人”了,與他們相處,能直觀的從他們身上體會到一份獨特的厚重,那是榮耀、那是奉獻、那是不屈、那是擔當。在這里,還有無像他們一樣的“老人”,翻過山嶺、越過江河,滿載泥土,一步一個腳印,留下無數(shù)輝煌與故事,直到如今依舊在揮灑汗水、發(fā)光發(fā)熱、為了長九事業(yè)前行,日以繼夜、昂立一線。一日之計在于晨,碼頭的一日也是如此,一天的好壞往往在兩位“老人”的眉宇之間就能體現(xiàn),如果有異樣的話眉頭一定是緊湊的,像今天肯定是一帆風順,因為直觀的看見兩位的眉頭都洋溢著喜悅。像平常我都會上前去打聲招呼,但今天看見有幾位客戶在那里和他們交談著,我就直接去往二樓辦公室了。
到了辦公室馬上開始了一天的工作,日常的工作總是繁瑣的,但只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(tài),即便再繁瑣的工作也能尋找到不一樣的樂趣,從而收獲更多經(jīng)驗和知識。雖然每天的工作是需要接觸大量的數(shù)據(jù),但是我從不怕出錯,因為有“李總”李世平為我保駕護航,只要稍有誤,他總能第一時間發(fā)現(xiàn)。不知不覺已經(jīng)到了上午10點多,有點口渴,去燒壺水,打水的路上,我看著“老徐”徐勁松的辦公室門半開著,老徐又在加班了。這周是他的晚班,每個晚班他都是快中午才回去休息,我常問他您是鐵人嘛,都不用睡覺的,他總是笑著說還好。在我看來,老徐是個心態(tài)年輕,但也有些許枯燥的人,在他的生活里就沒有什么興趣愛好,除了工作,實在想不到其它,可能工作就是他的愛好吧。推開門,向徐總打了聲招呼,不經(jīng)意間看見他頭上的白發(fā)又多了許多,我記得去年第一次見他時,還是一頭靚麗的黑發(fā)。
午飯前,無論工作是否做完,我都會去中控室待會兒。剛到中控室外,就看到了“979”,這是一輛白色的福特,是由“大師”陳鴿峰開著的,載著“波總”楊波整日在碼頭、礦山之間來返,因此“979”帥氣的外表上常常會沾染上許多塵土,就像一名常在野外訓練的特種兵。走進中控室,今天是周昊、徐偉的白班,每看到周昊日漸稀疏的頭發(fā),就想調(diào)侃他兩句。說實話,來碼頭這一年,周昊的頭發(fā)確實掉了不少,主要還是因為日夜顛倒所導致的吧。今天上夜班的是李小輝、劉楚君,他們又要辛苦一周了。在中控室交談了一下今天的情況,這時候突然聽到一聲汽笛聲,急促、歡悅。我望向窗外,那是送飯車,項目部的白色小皮卡。領了盒飯,接著完成上午還未做完的工作。時間在忙碌的過程中總是流逝飛快,可能這時的時間是比較昂貴的,時間商人們就突然吝嗇了起來。
轉眼就到了下班時間,提前約好了幾個項目部的同齡人一起去餐館改善伙食,不是說食堂的飯菜特別不對胃口,只能說再好的美味佳肴吃多了,也會膩。當落日的余暉將近時,人才到齊,不善飲酒的我也陪著他們小酌了一杯,在酒桌上我們有說有笑,哪怕工作多么辛苦,生活有多少煩惱,一口酒肉下肚,一切都消散如煙。我認為早餐喚醒的是每天的希望,那晚餐就是洗滌每日的憂愁。和他們相處久了,我發(fā)現(xiàn)他們很多人的父輩也是八局人,我心里頓時有了一份答案——傳承。
酒足飯飽后,我們就沿著碼頭大堤來回走。有段路兩邊矗立著幾顆高聳、挺拔的楓樹,樹葉已經(jīng)全部泛黃,地上還落了不少,但這時候的天已遮上了黑色的幕布,透過路燈微弱的光,是看不太真切的。記得有個天朗氣清的早晨路過時,我還因為此景駐留了小會兒。
回到了宿舍,躺在床上,可能是由于酒精的作用,明明很早,就有了困意,半睡半醒之間仿佛看見了長九碼頭的未來,那是一幕欣欣向榮,氤氳著美好的畫面。
- 上一篇:【寫在三八】有你們,便有了半片天
- 下一篇:冬作?長九